天冷時白月影如何養出狀態,需要注意什麼?

如果你有所收穫,請分享給你身邊也在種植多肉的朋友

最后更新 11 個月

白月影就是阿爾巴白月影,屬於是景天科、擬石蓮花屬,植株小型,其葉片肥厚,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呈現蓮座形,非常好看。喜歡多肉的花友,家裡沒有白月影的話,趁著天冷買一盆,按照養花養草的操作,出狀態的白月影潔白而通透,比玉石還漂亮。

白月影冬天如何快速養出狀態

白月影冬天如何快速養出狀態

一盆漂亮的白月影,必須配好土養好根

白月影長得不快,但是它好養又愛爆側芽,入手單頭小苗白月影,養到2年就能爆盆。所以,我們給白月影用上腐殖土4份,顆粒土6份來混合栽培,疏鬆肥沃又透氣透水的土質,可以把白月影的根系養得較健康,那麼它的整個株型也會長的旺盛。

它生長不快就用小盆養,栽好的白月影給它鋪上鋪面石,這樣看起來潔淨,也好清理乾枯的葉片,而且,在冬天出狀態時顯得更美觀。

天冷溫度低控水養護

白月影好養,但是它不容易出狀態,很多花友反應白月影的葉片肥厚飽滿,咋養都不出狀態,還是綠綠的,急人呀。嘿,這真是實話,我一開始養白月影也碰到這樣的情況,後來改變澆水方式,終於把它養出狀態來了。也就是在10中旬後,我開始控養白月影,給它減少澆水,基本上一個月才澆一次水,就這樣旱養著。白天的時候儘量多它曬太陽,早晚冷涼的氣候裡,白月影的葉緣會變粉變白,真的好好看。像我們平時養白月影不要長期給它淋雨,水分多了它的葉片不包裹,特別是秋季,等著出狀態時淋多雨了葉片會攤開長。還有冬天,溫度低於5度不要澆水了,幹著養出狀態通透的白。

天冷陽光和溫差就是白月影的美容師

白月影對光照要求較多,天冷以後你的白月影沒養出狀態,看看是不是光照不夠,象秋冬白月影每天最少需要6個小時的陽光,並且還要在控水養護下。天越冷給它曬的時間越長,特別是冬天,溫度低於5度移入室內時,儘量把它放到窗臺陽光最充足的位置,只有足夠的光照,白月影肥厚的葉子在晝夜溫差下,才能出狀態。當然,溫度允許的情況下繼續露養白月影,此時的它出狀態不僅僅是淺粉,整個葉座變成通透的白,就像潔白的玉一樣美麗。

溫馨提示

天冷養白月影,一定要要控水養護,讓它的盆土稍微幹一些,然後保持光照充足的環境,白月影的葉片包裹緊密如包子,並且,在晝夜溫差較大下,可以把白月影養出通透的白,如潔白的玉石一般美。

養護白月影需要注意的事項

養護白月影需要注意的事項

光照可強可弱,透過光照調整白月影顏色

白月影對於光照的需求量算是中等偏上,也就是說它需要有光照,但是對於光照的需求又沒有那麼強烈,而且在不同的光照環境下,白月影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顏色和狀態,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透過調整光照強弱來養出獨屬於我們自己的白月影。

建議:首先想要養好白月影,它要有一個底線條件,那就是每天至少保證6個小時的陽光照射,在這個基礎上光照越弱,白月影的顏色就會越偏向於翡翠般的翠綠色,光照越強,白月影則會越偏向於白色,而且在合適的條件下,白月影的葉片尖端會透出一抹誘人的粉紅色,不是很濃,但卻分外漂亮,就像少女羞紅的臉蛋,看起來分外誘人。所以在養白月影的時候,我們在保證它不會因為缺光而徒長的前提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增強或者減弱光照,從而達到調節白月影葉片顏色的效果。

間歇式控水會讓白月影葉片更加飽滿

白月影像大多數多肉一樣,葉片飽滿,而這飽滿的葉片中就是儲存了大量的水分,它們對於乾旱的承受能力強,而且害怕積水爛根,在養白月影時我們要秉承的大原則依然是寧幹勿澇,乾透澆頭,但是想讓白月影的葉片更加飽滿,想讓它呈現出半透明的狀態,那我們就是要使用一種特殊的控水方法。

建議:通常狀態下白月影的澆水要等盆土乾透以後才澆透,偶爾為了加快它的生長速度,也可以在盆土快乾而未乾時就去澆水,但是無論哪種情況都一定要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下進行。為了讓白月影的葉片更加飽滿,可以在盆土乾透以後,再等上三五天再去澆水,讓白月影的根系有缺水意識,這樣澆水以後它能吸收更多的水分,也會把更多的水儲存在白月影的葉片,中讓葉片更加飽滿,也更容易出現半透明的晶瑩狀態。但是阿勇要提醒大家,這種方法不能長期使用,只能間歇式的操作。

溫差較大能讓白月影更快上色

白月影上色前和上色後其實是有著非常明顯的差距的,上色前的白月影會呈現半透明的翠綠色,而上色後的白月影會呈現一種潔白如玉的乳白色,而且葉片尖端也會透出一抹淡淡的粉紅色,看起來在清冷高潔中透著一絲嬌羞和嫵媚。而想讓白月影快速上色,除了增強光照之外,較大的自然溫差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幫手。

建議:白月影最容易上色的季節就是秋天,秋天我們可以把白月影放在露天的室外進行養護,當然必須避開陰雨天氣,否則白月影的葉片也會被雨水侵蝕,進而發生病蟲害。秋天白天溫度高,夜晚溫度低,只要最低溫度沒有低於5度以下,白月影都可以在室外茁壯成長,而且在這種環境下,要不了幾天它的葉色就會由綠轉白,漸漸透出一抹驚豔的粉紅色。

如果你有所收穫,請分享給你身邊也在種植多肉的朋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