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1 年
多肉紅司是一種比較特別的多肉植物,這種多肉是非常好看的,葉片圓潤好看,植株不是很大,所以不管是陽臺還是院子都是可以種植的。多肉紅司比較特別的是,葉片上自帶紅色的紋路,並且幾乎不會褪色,即使是新手花友也是可以養好的。紅司原產於墨西哥的瓦哈卡州和普埃布拉州,不過它並非是單一的一種多肉,而是包括四個品種,分別為尖葉紅司、丸葉紅司、龍骨紅司和朱顏紅司。其中尖葉紅司的葉片呈長卵形,相對來說比較長,也比較尖;丸葉紅司的葉片呈倒卵形,相較而言則要小一些,也要圓一些。
文章目錄
多肉紅司的介紹
多肉紅司的形態特徵
相比於大家刻板印象裡的多肉形象,紅司葉色以馥郁的酒紅色為主,葉片肥厚、表面啞光而無白粉,葉背凸起,葉面自然內凹、邊緣微卷,葉背以及葉片邊緣帶有明顯的紅褐色線條感,凹陷的葉面更是形成了與眾不同的紅褐色斑紋,遠觀如同燃燒的火焰,讓人過目不忘。
多肉紅司的生長習性
多肉紅司是非常皮實的,即使是40攝氏度的高溫也照樣生機勃勃的,全年幾乎沒有明顯的休眠期,溫度過高或者過低的時候長勢會稍微緩慢一些。
多肉紅司的進化史
傳言多肉紅司野生種也就是原始種,於1873年在墨西哥被發現,其原始種除了葉背、葉緣以及葉面中央為大面積的酒紅色並且葉片上的紅色暗紋非常醒目以外,並不帶肉瘤。後面的尖葉、圓葉、龍骨紅司等,是後來流傳至日、韓地區以後衍生出來的園藝變種。事實上,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3種,現在還出現了卷邊、皺葉的龍骨紅司,很可能是多肉玩家們雜交出來的新品種,美其名曰“肥牛紅司”、“皺葉紅司”。
多肉紅司養護方式
一、儘量用小高盆來養
無論是哪種紅司,養護時間長了之後其莖稈都會長到10幾釐米以上,並且它們都不太喜歡爆側芽,故而除了小苗之外用小高盆來養是最適合的——這樣搭配起來既好看,又不影響它們的生長,同時還節約空間跟顆粒。
二、配土顆粒比例不要低於6成
紅司的生長速度都挺快,為了不讓它們過分徒長,以及消除度夏過程中的隱患,我們栽種的時候所用顆粒佔比不能太低,如北方地區不能低於6成,而南方地區則不能低於7成。我的丸葉紅司配土顆粒差不多就佔7成左右,夏季不遮陰、不遮雨也沒有任何壓力。
三、最好全年全日照養護
光照對於多肉的重要性自然不用我多說,而紅司雖然葉片上沒有“防曬霜”,但它們都非常耐曬,夏季只要不在盆土乾燥的情況下暴曬,就不用擔心它們的葉片出現曬傷。如果全年都能保持全日照養護的話,那紅司們的顏值將長期線上,不會出現褪色的現象。
四、合理澆水,適量淋雨
盆土中的顆粒含量達到理想狀態了,我們平常給紅司澆水就極其簡單——觀察到它們的底部葉片發軟,馬上大水澆透就行了(冬季0℃要斷水)。若是不喜歡澆水的話,也可以讓它們直接淋雨,不過雨水較多的地區還是要提前做好遮雨的準備,畢竟淋雨時間太長對它們還是不好的。
五、夏季加強通風
紅司的葉片都非常光滑,這是它們顏值長期線上的秘訣之一(能吸收到更多的紫外線),但沒了白霜的保護也讓它們更容易感染病菌,所以夏季我們一定要將其放在通風最好的環境中養護,否則說不定哪天它們就染上煙煤病了。
多肉紅司的品種
尖葉紅司
尖葉紅司也叫窄葉紅司,它的葉片為長匙型、葉形舒展,排列成標準的蓮座型,葉片先端較尖,葉面微微內凹,使得葉背上的稜線格外突出,葉片上的暗紋清晰而有規律。
圓葉紅司
圓葉紅司也叫丸葉紅司,它的葉片肥厚而圓潤,沒有明顯的葉尖,葉片上的暗紋錯落有致,葉片底色淺綠色,株形為標準的蓮座狀。
龍骨紅司
龍骨紅司個性最為突出,不僅葉色為大面積的酒紅色,而且葉片肥厚,大小並非一致,一般老葉肥大而新葉較小,部分老葉葉面帶有增生的肉瘤,在這3個品種中辨識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