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玉不同時期的養護管理方法

如果你有所收穫,請分享給你身邊也在種植多肉的朋友

最后更新 11 個月

帝玉(學名:Pleiospilos nelii Schwantes)是番杏科、對葉花屬多肉多年生草本多肉植物。原產南非乾旱地區。中國有引種,多溫室栽培。喜陽光充足,耐乾旱,忌水溼,喜溫暖,畏寒冷,忌強陽光直射。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帝玉為主要的珍奇觀葉植物。葉似疊起的元寶,且表面光亮帶透明斑,耐人尋味。花奇大,色極美,挺立於植株頂端給人以非凡的效果。是室內盆栽肉質植物的上乘品種。那帝玉不同時期養護的方法是什麼呢?

帝玉成長期間

帝玉成長期間

生長期澆水做到“乾透澆透”,每20天至3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複合肥。夏季高溫時植株處於休眠狀態,可放在通風良好的半陰處養護,避免烈日暴曬,嚴格控制澆水,更不能施肥,以防因悶熱潮溼引起的植株腐爛。冬季放在室內陽光充足處,10℃以上可正常澆水,使植株繼續生長,但不必施肥,如果節制澆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5℃的溫度,但花期將向後推遲。每年春季花後或秋季換土一次,盆土要求肥沃疏鬆,排水透氣良好,可用腐葉土2份、園土1份、粗沙或蛭石3份的混合土,並加入少量的骨粉,新栽的植株不必澆水,3天后可向土面噴些水,一週後澆次透水。為了增加觀賞性,可在盆面擺放一些卵石。

帝玉成苗期間

帝玉成苗期間

帝玉第二次出現真葉,就算進入了成苗期,成苗期長達三到四年,一直到開花。這樣的苗株,我們稱之為成苗。此段時間的養護管理,要比育苗期容易的多。經過一段時間養護的小苗,已經有了相當的適應能力,在第二次出現真葉以後,可以再次分苗,苗株距3CM。這時,關鍵的環節是配好培養介質。我們常用的配是:花卉培養土60%,河沙10%,火燒土20%(可用蜂窩煤灰塊壓碎代替),珍珠岩或蛭石10%。將上述材料摻勻,稍新增些腐熟的有機肥料,裝盆栽植,澆足水,等盆面略干時鋪上沙礫,就可以進行正常的養護了。
移栽的季節要把握好。春天在室外不結冰時,秋天在九月中旬,這兩個時間移栽,相對氣溫不高,便於緩苗。特別在初秋栽植,處於帝玉開始旺長時,移栽效果最好。

帝玉花期期間

帝玉花期期間

帝玉在開花以後,再加上經過夏休眠,顯得十分虛弱,養護中稍不小心,特別在給水中出現控制不當,會出現腐爛,種子收不著,連大株也毀滅,使人傷心。到了開花年齡的帝玉,冬天一定要曬足太陽,就是表皮曬得發灰白色也不要緊。初春到仲春,繼續保持足夠的陽光照射,以不灼傷表皮為好。這樣,株體內的水分減少,株體瓷實,抗逆性增強,到秋涼後,恢復生長時就不會腐爛了。

另一種辦法也可以防止帝玉的腐爛。在仲春時,用可溼性殺菌劑澆灌根部,最好是內吸型的,連續灌注三到四次,可減少帝玉的腐爛。
如果不是為了採收種子,在帝玉的花蕾出現時,將花蕾連柄剪去,不讓開花,減少營養的分散,也可減少帝玉的腐爛。

帝玉休眠期間

帝玉休眠期間

帝玉的休眠,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溫度,其次是光照。介質的含水量和空氣的溼度,對其作用不大,反而在休眠期易造成植株的腐爛,在植株能夠忍受的區間裡,儘可能做到不澆水或少澆水。我們實驗發現,平均氣溫不超過30℃,光照不是太強,帝玉是不會休眠的。採取相應的手段,如降溫、適當遮掩陽光,放置到通風的地方,調控溫度和光照,延緩進入休眠的時間,入秋後,天氣變涼,從澆水入手,使其逐漸復甦,恢復生長。如果讓帝玉開了花,又帶有種子莢,復甦時的植株很虛弱,使其恢復生長,更要十分小心。讓植株恢復生長,具體做法是:視天氣情況,讓花盆坐入水中,吸水兩分鐘,放弱光處,溫度在20℃左右。三天後,再讓花盆坐入水中吸水,比前一次時間再長些,其他相同。一週後,繼續讓花盆坐入水中吸水,達到盆面溼潤。經過三次或四次這樣的工作,一般地說,帝玉也就復甦。10月以後,進行正常養護。

如果你有所收穫,請分享給你身邊也在種植多肉的朋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