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1 年
縮刺仙人掌(學名:Opuntia strictus),或稱刺毛團扇子,仙人掌、刺摶團扇、刺梨仙人掌、澎湖紅蘋果、神仙掌、雷公刺,是仙人掌科仙人掌屬的一個大型植物物種,多肉植物的一種。原生於美洲大陸及加勒比海的亞帶與亞熱帶海岸,原生地是海地及墨西哥。這些植物可生長至2米(6.6英尺)高,春夏季會長有檸檬黃色的花朵,之後結成紫紅色的果實。這些果實內有暗刺的核,味道很酸。在臺灣澎湖會將果實作成冰沙或冰淇淋賣給遊客。本物種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但在炎熱開揚的沙土上,這些植物會很快佔據並生長。目前本物種在斯里蘭卡為患,在其他國家也有被定為入侵物種。
縮刺仙人掌的介紹
縮刺仙人掌的自然分佈
本物種在美國自然分佈於南卡羅萊納州、喬治亞州、佛羅里達州,以及墨西哥灣沿岸的得克薩斯州、密西西比州及阿拉巴馬州,亦分佈於巴哈馬、百慕大及其他加勒比海國家,還有墨西哥東部、中美洲諸國、委內瑞拉北部及厄瓜多爾。
原產地:墨西哥東海岸、美國南部及東南部沿海地區、西印度群島、百慕大群島和南美洲北部;在加那利群島、澳大利亞東部及亞洲熱帶逸生。
入侵地: 澳門、福建、廣東、廣西、海南、臺灣、香港等地區。
入侵時間及地點:我國於明末作為圍籬引種,1702年《嶺南雜記》首次記載。
縮刺仙人掌的形態特徵
高(1–)1.5–3m。上部分枝寬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近圓形,邊緣通常不規則波狀,基部楔形或漸狹,無毛;小窠疏生,明顯突出,成長後刺常增粗並增多,每小窠具(1–)3–10(–20)根刺;刺黃色,有淡褐色橫紋,粗鑽形,多少開展並內彎,基部扁;花托倒卵形,疏生突出的小窠;瓣狀花被片倒卵形或匙狀倒卵形;柱頭5,黃白色。種子多數,扁圓形,淡黃褐色 。
縮刺仙人掌(原變種)分枝狹橢圓形、狹倒卵形或倒卵形,長15-25釐米,寬7-13釐米;刺不發育或單生於分枝邊緣的小窠上。
原產墨西哥東海岸、美國南部及東南部、巴哈馬群島;在法國東南沿海和澳大利亞歸化。我國福建等地有零星栽培,但未見野生。選模式為P. J. Redoute (1804)根據歐洲栽培植株繪製的圖(L. Benson, 1982) 。
仙人掌(嶺南雜記)叢生肉質灌木,高(1-)1.5-3米。上部分枝寬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近圓形,長10-35(-40)釐米,寬7.5-20(-25)釐米,厚達1.2-2釐米,先端圓形,邊緣通常不規則波狀,基部楔形或漸狹,綠色至藍綠色,無毛;小窠疏生,直徑0.2-0.9釐米,明顯突出,成長後刺常增粗並增多,每小窠具(1-) 3-10 (-20)根刺,密生短綿毛和倒刺剛毛;刺黃色,有淡褐色橫紋,粗鑽形,多少開展並內彎,基部扁,堅硬,長1.2-4(-6)釐米,寬1-1.5毫米;倒刺剛毛暗褐色,長2-5毫米,直立,多少宿存;短綿毛灰色,短於倒刺剛毛,宿存。葉鑽形,長4-6毫米,綠色,早落。花輻狀,直徑5-6.5釐米;花托倒卵形,長3.3-3.5釐米,直徑1.7-2.2釐米,頂端截形並凹陷,基部漸狹,綠色,疏生突出的小窠,小窠具短綿毛、倒刺剛毛和鑽形刺;萼狀花被片寬倒卵形至狹倒卵形,長10-25毫米,寬6-12毫米,先端急尖或圓形,具小尖頭,黃色,具綠色中肋;瓣狀花被片倒卵形或匙狀倒卵形,長25-30毫米,寬12-23毫米,先端圓形、截形或微凹,邊緣全緣或淺齧蝕狀;花絲淡黃色,長9-11毫米;花葯長約1.5毫米,黃色;花柱長11-18毫米,直徑1.5-2毫米,淡黃色;柱頭5,長4.5-5毫米,黃白色。漿果倒卵球形,頂端凹陷,基部多少狹縮成柄狀,長4-6釐米,直徑2.5-4釐米,表面平滑無毛,紫紅色,每側具5-10個突起的小窠,小窠具短綿毛、倒刺剛毛和鑽形刺。種子多數,扁圓形,長4-6毫米,寬4-4.5毫米,厚約2毫米,邊緣稍不規則,無毛,淡黃褐色。花期6-10(-12)月。 [3]
縮刺仙人掌的生長環境
仙人掌養殖喜強烈光照,耐炎熱,乾旱、瘠薄,生命力頑強,管理粗放,很適於在家庭陽臺上栽培。仙人掌生長適溫為20-30℃,生長期要有晝夜溫差,最好白天30-40℃,夜間15-25℃。春、秋季節,澆水要掌握“不幹不澆,不可過溼”的原則。
縮刺仙人掌的主要價值
仙人掌漿果酸甜可食。仙人掌高鉀、低鈉、低糖,糖分含量比生菜和黃瓜還低。仙人掌歷來是美洲傳統的食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特色蔬菜和水果,人們將仙人掌洗淨切碎後煮在湯中、或是架在爐上烤制、或是做成餅餡、或是直接將新鮮的仙人掌醃製,還有的用仙人掌來釀酒(龍舌蘭酒)。
縮刺仙人掌的栽培技術
溫度
仙人掌類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最高不超過35℃,最低不低於5℃。冬季保持5℃以上溫度即可安全越冬,並且盆土越乾燥越耐寒。冬季的溫度要相對穩定,晝夜溫差過大,容易產生凍害。春季氣溫達到15℃以上時,開始生長,盛夏氣溫達35℃以上時,開始進入休眠,入秋後恢復生長。
光照
仙人掌類為喜陽光植物,屬強陽性,在強烈的陽光照射條件下才能花朵鮮豔。因此,應給以充足的光照,尤其在冬季更需充分的光照。一般高大柱形及扁平狀的仙人掌類較耐強光照,夏季可以放在室外而不需遮蔭。而較小的球形種類和一般仙人掌類的實生幼苗,都應以半陰為宜,避免夏季的強光直射。
澆水
仙人掌澆水量宜與氣溫成正比,在5~10月的生長季節內採取多溼管理,盛夏氣溫高,蒸發量大,需要每天澆水,澆水時間以早、晚為宜。雨季空氣溼度大,蒸發量小,應保持盆土半墒,以防爛根爛莖。晚秋開始隨著氣溫下降,澆水應相應減少。
土壤
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地方,植物所需的養分和水絕大部分是從土壤中吸收,因此土壤對植物的生長髮育有直接的關係。盆栽的仙人掌類植物一般要求排水透氣良好的石灰質砂土或沙壤土,過分肥沃和含過多可溶性鹽的土壤,容易引起根系腐爛,造成損害。
施肥
在仙人掌類植物生長季節需要適當施肥,追肥可用充分腐熟的豆餅水、魚腸水、臭雞蛋水等液肥,並要注意濃度,淡則效果不大,過濃容易燒根。家庭栽培製造液肥方法是將輾碎的豆餅、魚腸等放入一加蓋的廣口瓶內,加2~4倍的水,瓶上部要留出三分之一空隙,使其發酵,腐熟後將上部的澄清液加水10~20倍,每隔15天施用一次。
移植上盆
春季4~5月當氣溫回升至15~20℃以上仙人掌類植物開始生長時是最適宜移植上盆的時期,也可在秋季9~10月進行移植上盆。花盆以透氣良好的素燒泥盆為佳,少數直根性、肉質或球根狀的種類要求用較深的花盆,而一些根系不發達的仙人掌可種在較淺的盆內,過大的花盆往往造成土壤過溼,太小的花盆根部發育受到限制。
縮刺仙人掌的繁殖方式
播種
利用種子來繁殖仙人掌的過程也非常有趣,因為惟有用種子繁殖,才能自己雜交出一些新品種,為自己帶來一些驚喜。在播種繁殖中,使仙人掌的花授粉是整個過程的首要步驟,因為大部分仙人掌均不能自行授粉,因此您就要充當“紅娘”,助它們一臂之力。您可以用棉花棒將花粉沾到雌蕊上,接著就可以靜待佳音,不久當果實充實成熟後,便可取出種子,並且清洗。由於仙人掌的種子非常細小,因此,最好用紗布將種子包裹起來,於水源下衝洗,接著,將種子疏散地播在已溼透的盆土上,置於陰暗的地方,並維持溫度在20℃左右,冬季的溫度不能低於10℃。當種子發育成小苗後,便可進行第一次移植,然後繼續在陰暗處培養一段日子後,便可定植於小盆子中;或將小苗的根系切除,嫁接在砧土上亦可。
扦插
扦插時間:在正常條件下,以5至6月扦插最為適宜。有溫室的地方,全年均可進行。
基質的配製:仙人掌耐乾旱、瘠薄,忌積水。因此,基質必須具有透氣性好、排水效能佳、能保持溼潤的特性,以蛭石、珍珠岩等為好。也可用4份粗河沙、壤土3份、腐葉2份和穀殼灰1份配製而成。
切取插穗:從生長勢強、無病蟲害的母株上選取生長健壯、成熟的莖節作插穗。用無鏽的刮刀從母株上切取插穗,每次切取前後,都要用酒精對刀具進行擦拭消毒。
晾乾插穗:切取後的插穗不宜立即扦插,應先將其放在空氣比較乾燥的室內晾上5至7天,待切口乾涸、莖肉開始收縮後才扦插。
激素浸泡:對生根困難的品種,用植物生長激素浸泡插穗基部,能大大提高成活率。方法是:用50至100ppmGGR(植物生長調節劑)溶液浸插穗基部半至一個小時,或用200毫升/升的萘乙酸溶液浸插穗基部4小時。對其他大多數易生根的品種進行扦插,可不進行激素處理。
扦插:將插穗基部淺埋入基質內,切忌過深,造成腐爛。此時插穗難以直立(因其經晾曬已變軟),可以將它平置在基質上;也可用小木棒支撐,再用雙手輕輕壓緊插穗兩旁的土,使其與土密接。
插後管理:一是水分管理。扦插時基質以溼潤為好,過幹不易生根,可從盆邊少灌些水。但基質不能太溼,否則易導致插穗腐爛。生根前,要保持盆土始終處於潮溼狀態。為減少水分蒸發,可用塑膠袋覆蓋在盆上。一個月左右插穗會生根,這時應立即取下塑膠袋。二是光照管理。生根前,防陽光暴曬,應置放在半陰處養護。生根後,水分和光照等方面可進行常規管理。
分株
許多仙人掌可長出子株,像球形仙人掌類在莖上會長小子球,而團扇仙人掌或節段仙人掌類都會長子株,對於這些品種我們必須多費些心思,您可以用刀子將仙人掌的生長點切掉,這樣栽培一段時間後,在生長點附近便會長出許多小子球,待子球長至適當的大小時,便可將之切下扦插繁殖。
嫁接
嫁接是一種常用於仙人掌的園藝技術,由於有些仙人掌的根系十分脆弱,經過長期栽培後,根系會逐漸失去它原有的功能而消失,植株亦會因此失去生命力。嫁接則是挽救這些仙人掌的萬靈丹。 除此之外,像加快仙人掌的生長速度或使根腐病的病株在切除患處後繼續生長等,都可以用嫁接來達到目的。嫁接時,所選用的砧木—三角柱就是這類仙人掌的一種。 方法是將三角柱的生長點切除,並且在稜角上斜削掉,然後把已節除根系的仙人掌放在砧木的中央,接著用繩子或重物將位置固定,經過1~2周後,便可折除繩子和重物。
縮刺仙人掌的病蟲防治
紅蜘蛛:用800-1000倍的50%敵敵畏噴殺,每週1次,2-3次即可防治。
蚜蟲:用30%呋喃丹或30%敵滅威顆粒埋入盆土5-10釐米深處,2-3天能見效(劇毒,要謹防);用40%樂果1000倍噴殺;80%敵敵畏1500倍噴殺;菸絲用20倍水浸泡48小時,再加入20倍水和1/10的洗衣粉攪拌,濾渣後噴殺;將煙梗、煙筋、煙屑及菸蒂用15倍水浸泡24小時,濾渣後噴殺;用1:200的洗衣粉水加入幾滴清油攪拌後噴殺;洗衣粉、尿素、水,按1:4:400的比例攪拌後噴殺;鮮牛尿1份,煤油0.2份攪拌後加10倍水噴殺;豬膽汁加100倍水,並加入1小勺洗衣粉或蘇打攪拌後噴殺;皂莢加水搗爛過濾,再加水6倍水攪拌後噴殺;大蔥切碎後加30倍水浸泡24小時,濾渣後噴殺,1天2次,5天見效。
介殼蟲:用50%馬拉硫磷100倍液噴殺;用25%亞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噴殺;用50%西維因500-700倍液噴殺;硫磺2份、石灰3份及水10份混合熬製。冬天用波美3-5度,夏天用波美0.5-1度噴殺;燒鹼2份,松脂3份,水10份混合熬製。休眠期用8-10倍液,生長期用20-30倍液噴殺。溫度30度以上禁噴;用40%殺撲磷1000倍液噴殺(毒性甚高,要注意);敵敵畏1份,機油乳劑50份,水2500份混合後及時噴殺;松脂柴油乳劑:①0號柴油41.6%、松脂19.6%、碳酸鈉2.8%、肥皂4%及水32%。②0號柴油22.2%、松脂38.9%、碳酸鈉5.6%及水33.3%。水和碳酸鈉放入鍋中加熱,沸騰後加入松香粉和柴油,用文火燒攪拌約半小時後呈茶褐色即可。噴殺時加10-15倍水,2-3天見效。
根結線蟲:將土壤搗出暴曬:將帶病植株浸泡於50-55攝氏度的溫水中10-15分鐘即可殺死線蟲;穴埋30%呋喃丹。
根蝨(根粉介) 在盆底放入少量二氯苯結晶預防;用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噴殺;穴埋少量呋喃丹;用40%樂果2000-4000倍洗根,晾乾後入盆;用濃度較淡的肥皂水洗根,晾乾後入盆。
炭疽病:用1%福爾馬啉進行土壤消毒;用70%託布津1000倍液噴塗。
軟腐病:塗抹5000-8000倍鏈黴素液(用於細菌性感染);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塗(用於真菌性感染);用70%託布津800倍液噴塗(用於真菌性感染)。
腐爛病:切除病部,塗上少許硫磺粉;噴灑百菌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