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 2 年
烏羽玉(學名:Lophophora williamsii (Lem. ex Salm-Dyck) Coult)是仙人掌科烏羽玉屬的多年生肉質多肉植物。老株叢生,蘿蔔狀肉質根,球體偏球形,表皮暗綠色或灰綠色,株高5-8cm,稜垂直或呈螺旋狀排列,頂部多絨毛,小花鐘狀或漏斗形,淡粉色至紫紅色,漿果粉紅色,棍棒狀,有10餘粒黑色種子。
文章目錄
烏羽玉的介紹
烏羽玉的形態特徵
植株具粗大的肉質根,在原產地根部的體積比莖部大好多倍。老植株易叢生,單株球體扁球形,頂部稍平,直徑6-7cm。有肥大的直根長達10cm以上。稜8-10,螺旋形排列但稜不是很明顯,幾乎沒有稜溝。植株頂部多絨毛,灰白色。
刺座圓形,很大,無刺只有綿毛。莖球狀,球體柔軟,表皮為綠色或灰綠色。稜溝呈螺旋形排列但不明顯。植株頂部的生長點多生絨毛,灰白色。刺座圓形,很大。刺退化,被綿毛取代。花小而短,花期短,直徑約在1cm左右,淡紅色。果實呈棍棒形,紅色或粉色。每個果實約有10-30粒種子不等,可自花授粉繁殖。
烏羽玉的生長環境
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怕積水耐乾旱和半陰,冬季較耐寒。
烏羽玉的分佈範圍原產於墨西哥中部和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荒漠地區。
烏羽玉的主要價值
烏羽玉有治療牙痛、分娩疼痛、發熱、胸痛、皮膚病、風溼、糖尿病、感冒及失明的功效。美國藥房標示烏羽玉可以治療神經衰弱、歇斯底里及哮喘。烏羽玉抽取物具有抑制微生物作用,可以對抗以青黴素產生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等。
烏羽玉的繁殖方式
播種
烏羽玉種子的萌發溫度在20-30℃,因地域差異,播種時間並不相同。播種前用侵盆法將基質浸溼,隨即將種子撒播在赤土粉末表面,由於種子細小且萌發需要一定強度光照,所以無需覆土,播種後用透明塑膠袋套住,既保溼,又避免幼苗灼傷,每天噴水1-2次,保證基質溼潤,大約3-15天,種子萌發。
種子發芽後,應時常開啟袋子通風,並逐步減少噴水頻率,保證基質溼潤即可。如果通風不良,溼度過大,會導致球體開裂。當幼苗擁擠時即可移苗。育苗基質要求通氣透水良好,可用赤玉土、日向石泥炭、火山石等混合配製,其中加少量活性炭,可起到殺菌的作用。
嫁接
嫁接採用平接法,砧木可採用草球、金琥、龍神柱等,三稜箭與烏羽玉缺乏親和力不宜採用。接穗可採用實生苗或大球萌發的小球,可將頂部生長點破,促其萌發仔球,待仔球長到一定大小時取下嫁接或扦插。
扦插
扦插多在生長期進行,應據球體傷口的大小,晾1-2周,傷口較大的要晾1個月,待傷口乾燥後,插於粗沙中,保持土壤稍微潮氣即可。
烏羽玉的養護方式
溼度和土壤的要求
烏羽玉喜歡土壤鬆散,排水良好。烏羽玉喜歡潮溼的空氣。千萬不要用飲料瓶將其球體養護起來,雖然球體膨脹,皮膚乾淨溼潤,但空氣流動不良,會感染鏽病。
灌溉要點
生長期春秋季,肥大的直根有浸水的危險。 成長期除了保持土壤溼潤以外,還控制澆水。 澆水要控制“不幹,不幹,幹到底”,避免盆土裡積水。
最佳生長溫度
冬季烏羽玉夜間最低溫度在10℃左右,晝夜有一定的溫差。 可以正常澆水,使烏羽玉持續增長。
施肥
每月施用1次腐熟的稀薄有機液肥或“低氮高磷酸鉀”複合肥料,使肥水不飛於球體上生長。
最佳成長光照
烏羽玉喜歡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 夏天要防曬,冬天要儘量乾燥盆地,成長期要注意光照時間。
缽土的替換
每年4月都要翻盆。 要求盆土疏鬆肥沃,排水通風良好,有粒度,含有適量的石灰性物質。
烏羽玉的近種區別——銀冠玉
花朵的區別
兩者花朵上主要是花色不同。烏羽玉的花朵顏色一般是粉色的或者肉色的,特別是雌蕊。而銀冠玉的顏色有很多,白色的、粉色的、紫紅色都有。而且它的雄蕊的下半部分一般是白色。
疣和稜的不同
烏羽玉的外觀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它的疣,但是它雖然出眾,卻比不上銀冠玉的稜。它的稜形狀多樣,比如直的、螺旋狀的、葫蘆狀的等等。而且它的數量也多,甚至能達到二十一個稜。烏羽玉也有稜,但是十三個基本就是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