孿生姐妹花:紅稚蓮跟紅稚兒的區別

之前我們介紹過兩種多肉植物,分別是紅稚蓮與紅稚兒,這兩種多肉光是聽名字就非常相似,連名字都只有一直之差,他們直接確實也有很多相似的點,但是再相似的兩種植物,也是有很大區別的。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分辨一下兩者的區別吧,下次再看到就不要再認錯了哦。

燈泡的介紹及養殖照顧

燈泡(Conophytumburgeri)是番杏科肉錐花屬植物。因株型很像日本的富士山,又有“富士山”的別名。是一種非常迷人的小型多肉植物,其亮晶晶的植株光滑圓潤,晶瑩剔透,就像節日裡閃爍的彩色燈泡(“燈泡”之名也因此而得),又像一顆璀璨光滑的明珠,既清新自然,又高貴典雅,而且還能綻放出嬌豔的花朵,適宜用小盆栽種,閒暇時細細觀賞,領略其獨特魅力。植株表面為亮綠色,半透明狀,環境適宜,春季或秋季會綻放淡紫色花朵。陽光下,植株微微發紅,晶瑩剔透看上去亮晶晶的,像一個個發光的燈泡,漂亮極了。

肉錐花和生石花的區別

最近認識了兩種多肉植物,肉錐花跟生石花。剛開始接觸這兩種植物的時候一整個感嘆,實在是太像了,不仔細瞭解以為是用一種植物呢。接著又去做了一些功課,發現這可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呢!生石花和肉錐花都是番杏科的多肉植物,雖然株形有點相近,但還是很好區分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生石花的七種常見問題

生石花原產非洲南部及西南地區,常見於岩床縫隙、石礫之中。被喻為“有生命的石頭”。非雨季生長開花,盛花時刻,生石花猶如給荒漠蓋上了巨大的花毯。但當乾旱的夏季來臨時,荒漠上又恢復了“石頭”的世界。這種有著“石頭”稱號的多肉植物,在養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許許多多了,我總結了七種常見問題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肉錐花的介紹及照顧方式

肉錐這個多肉植物一般指肉錐花。肉錐花屬植物有著龐大的族群,約280個原始生種,形態有很大的差別。大部分種類植株初為單生,以後逐漸變成很大的群生株。植株無莖或具短莖,具非常肉質的對生葉,顏色有暗綠、翠綠、黃綠、紅、紫褐、紅褐等多種顏色,花色則有白、黃、橙黃、橙紅、粉紅、紅、紫紅等,有些種類還具有芳香氣味,花期秋季至初冬。

生石花脫皮的過程

生石花原產非洲南部及西南地區,常見於岩床縫隙、石礫之中。被喻為“有生命的石頭”。非雨季生長開花,盛花時刻,生石花猶如給荒漠蓋上了巨大的花毯。但當乾旱的夏季來臨時,荒漠上又恢復了“石頭”的世界。石花喜冬暖夏涼氣候,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怕低溫,忌強光暴曬,生長適溫為10-30℃,冬季溫度不低於12℃,可短暫耐受4-5℃的低溫。宜生長在疏鬆透氣的中性沙壤土,冬夏季對水分適當減少有助蛻皮。植物開花後直接進入休眠期,新葉於老葉內部中央分生處發育,隨後老葉枯萎,蛻去,並提供營養給新葉。蛻皮末期,老葉完全乾枯,新葉則進入生長期。是的你沒聽錯,生石花是會脫皮的,我們來一起看一下關於生石花脫皮的知識吧。

生石花的介紹及照顧

生石花,番杏科生石花屬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植株幾乎無莖;花朵較大,顏色豔麗,呈多邊形,表面光滑無毛;葉子呈球形,深綠色,葉表皮較硬;形態多變。生石花在每年的夏秋兩季綻放,花期非常短暫,每朵花只能維持一週左右。由於外形酷似石頭,因此人們稱其為會開花的“石頭”。

多肉控養大法,越虐長的越瘋狂!

養多肉的最高境界就是上色、控型,簡單點說就是養出顏色,胖乎乎肉嘟嘟的形狀。想要上色就要多曬太陽,對於露養來說就是小意思,但是控型就不是一句話能學會的,今天我就仔細講講多肉控型,大家學會了之後技術肯定更上一層樓!

我養的鹿角海棠葉子黃了皮還皺了!該怎麼解決?

鹿角海棠原產於非洲西部,中國已引進栽培。鹿角海棠喜溫暖、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不耐寒,忌水溼,忌高溫,忌烈日暴曬,適宜在排水良好、疏鬆、通氣性強的沙壤土中生長。夏季注意遮陽,否則表面易起皺。冬季溫度最好不低於15℃。  適宜在排水良好、疏鬆、透氣性強的沙壤土中生長。許多肉迷們在養多肉的時候,明明一直很好的澆水施肥,但總是出現一些小狀況。常見的就是葉子皺了,出現小裂紋,尤其是貼近地面的葉片,一步步萎蔫,看了真讓人著急!鹿角海棠葉黃跟表面起皺是常見問題了,那麼該如何解決呢?

鹿角海棠的介紹、養護及注意事項

鹿角海棠,是番杏科鹿角海棠屬多漿肉質灌木。老枝呈灰褐色,木質化,嫩枝為淡綠色,分支處有節間;葉互動對生,呈半月形,三稜狀,為粉綠色至灰綠色,葉端狹窄,先端尖銳;葉尖微粉紅色,葉背有龍骨狀突起,側芽至葉腋伸出。花大,頂生,具短梗,單生或數朵間生;花瓣呈白色,花蕊呈黃色;蒴果為肉質,種子多數。花期在冬季。鹿角海棠葉形葉色較美,觀賞價值較高。